杭州商场惊现’行走的鸡蛋饼’
3月31日,杭州某商场前的广场上,一组照片在社交媒体快速传播。画面中,影视演员向佐身披色彩斑斓的羽绒外套,不规则剪裁的衣摆在旋转时展开近两米直径的圆形轮廓,被网友戏称为’行走的鸡蛋饼’。

当日活动系某羽绒品牌线下推广,参与嘉宾需穿着指定服饰进行展示。向佐选择的定制款羽绒罩由设计师耗时三周制作完成,表面覆盖荧光黄与玫红色块拼接,内层填充物采用新型环保材质。
另类造型背后的流量密码
这并非向佐近期首次尝试公众场合的另类造型展示。2023年11月某直播带货活动中,他佩戴银色假发搭配蕾丝上衣出镜,直播间实时观看人数峰值达83万,较日常数据提升400%。

艺人形象管理团队负责人透露,当前市场环境下,传统影视演员转型线上需建立差异化记忆点。向佐近两年参与的影视项目共3部,其中2部网络电影分账票房未达平台预期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其个人账号在2023年通过16场直播实现GMV(商品交易总额)9200万元,美妆品类占比达67%。
注意力经济的具象化表现
社交媒体运营专家分析,特定造型引发的争议本质是注意力经济的具象化表现。以向佐3月杭州活动为例,相关话题在48小时内产生原创讨论帖12.4万条,其中32%用户通过话题链接进入其账号主页。这种传播效果相当于节省约180万元常规推广费用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公众对艺人形象转型的接受度呈现代际差异。某调研机构抽样数据显示,18-25岁群体中64%认为’造型创新是个人自由’,36-45岁群体则有58%表示’难以理解’。
流量变现重塑娱乐行业生态
向佐工作室2023年度报告显示,直播及衍生收入占总营收71%,传统影视演出仅占19%。这种收入结构促使团队调整运营策略:造型师岗位预算增加40%,内容团队扩充至12人,其中3人专职负责网络热点追踪。
网络时代的内容传播规律揭示,争议性形象作为流量入口的有效性已被反复验证,但持续输出差异化内容的能力,才是维持关注度的核心要素。